非法换汇的法律风险解析:从最高检案例看界限与处罚

从最高检公布的外汇领域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风险

很多人对非法换汇行为存在一些误解,认为:

  • 换汇或介绍行为可能违法,但不构成刑事犯罪
  • 私下换汇行为隐蔽,不易被查处
  • 无偿帮人换汇不构成违法犯罪
  • 出售自有外汇赚取汇率差不违法
  • 只是提供银行卡给他人使用,自己没有实施违法行为
  • 仅介绍换汇渠道而未从中获利,没有法律风险

那么,这些行为到底是否存在法律风险?如果违法,应如何定性?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犯罪?非法换汇行为的界限在哪里?

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联合发布的外汇领域行刑案例,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应。本文将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解读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提供银行账户协助收款可能构成犯罪

有两个案例涉及为非法换汇活动提供银行账户接收款项的行为。这种行为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犯罪?应如何定性?

案例一:李某乙涉嫌非法经营罪

李某甲利用从事中越跨国物流的便利,与越南人黄某进行非法外汇兑换。李某甲安排李某乙在境内收取人民币后转账给自己,再由其向黄某指定的境内银行卡转账,换取越南盾。

检察院认定,李某乙为李某甲非法从事资金结算及买卖外汇行为提供帮助,但考虑到从轻情节,最终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。法院认定李某甲系从犯,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。

李某乙可能存在侥幸心理,认为自己只是按指示帮忙收款,且收取的是正常货款,应该没有风险。但实际上,他的行为构成了协助外汇对敲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案例三:陈某红、吴某荣涉嫌非法经营罪

陈某某让丈夫吴某林注册个体户并开设多个外汇结算账户,以虚构贸易方式将账户提供给地下钱庄团伙接收外汇,办理结汇后转入指定账户,从中收取手续费及返点。

法院认定陈某某、吴某林系从犯,分别判处四年八个月和一年十个月缓刑。

此外,陈某某还让亲戚陈某红、吴某荣开设电商账户供其使用。检察院考虑到二人未获利且为亲属关系,认定构成犯罪但作出不起诉处理。

根据规定,出借外汇账户最高可罚30万。实践中,仅提供账户一般只构成行政违法。但本案中,法院对陈某某夫妇均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判刑。虽对两名亲戚不起诉,但检察院仍认定其构成犯罪。

因此,不要出于"好意"为他人提供外汇账户帮助收款,即使没直接参与换汇,日后也可能面临构罪风险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介绍、协助换汇的法律风险

案例四:樊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罪

何某炜利用保险业务积累的资源,撮合介绍客户进行人民币与港币、美元的双向兑换。樊某等人在何某炜提议下,利用销售境外保险渠道以境内外"对敲"方式变相买卖外汇。

法院判处何某炜有期徒刑四年,罚金400万。检察院对樊某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,但对其未营利的非法介绍买卖外汇行为处以140万至280万不等的行政罚款。

买卖外汇类非法经营罪常见模式之一是中介居间撮合换汇需求方。如移民公司、海外置业顾问、金融从业者等,往往会为维系客户关系或促成交易而提供换汇信息。

根据规定,境内个人每年享有5万美元便利购汇额度,不得用于境外买房、证券投资、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分红险等未开放的资本项目。

对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有诸多限制,如必须本人赴港签署,个人购汇不得用于投资型保险等。但一些保险业务员基于业绩压力等原因,有偿或无偿帮助客户换汇或撮合对敲。这种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,即使无偿介绍,也可能面临巨额行政罚款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海外换汇业务的法律风险

案例五:赵某萍、姚某涉嫌非法经营罪

姚某辰在俄罗斯承接卢布与人民币兑换业务,从中赚取差价或手续费,非法买卖外汇2400余万人民币,获利48.5万元。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50万元。

我国刑法属人管辖。即使中国人在国外经营换汇公司取得当地牌照,只要涉及国内资金,以"对敲"方式从事换汇,仍存在涉刑风险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合法外汇转卖的法律风险

案例六:某科技公司涉嫌非法经营罪

2017年至2021年,某货运代理公司法人齐某某勾结多家企业骗取出口退税2.45亿元。科技公司法人姚某某通过境外账户,将公司销售所得外汇转给齐某某,协助完成骗税。

法院判决齐某某犯骗取出口退税罪,判处无期徒刑。检察院认为,姚某某构成非法经营罪证据不足,不予起诉。

姚某某不构成犯罪的原因是,其外汇来源于正常销售,并非低价收购,出售目的也是为了结汇而非再获利。但贸易公司人员不能因此案轻视风险,实践中仍存在构罪的案例。即使最终不构罪,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,如本案中科技公司被罚1500万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结语

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,认为换汇行为隐蔽或最多被罚款。但实际上,涉案金额超过2500万元或获利超50万元,可能面临5年以上刑期。不过,经验丰富的辩护律师往往能寻求突破口,争取缓刑甚至不起诉的结果。

随着金融科技发展,非法换汇手段更加隐蔽,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。近年来,我国对外汇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显著加大。不能对未来执法力度过于乐观。

非法换汇可能引发汇率波动、外汇储备流失等问题。作为个体,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外汇交易,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邵诗巍律师解读 | 从最高检发布外汇领域典型案例看非法换汇的法律后果
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4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睡不醒的套利猫vip
· 14小时前
都是血的教训啊
回复0
ProofOfNothingvip
· 14小时前
这不算洗钱吗
回复0
SneakyFlashloanvip
· 14小时前
地下钱庄也被抓了
回复0
FortuneTeller42vip
· 14小时前
法律不容忽视风险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