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稳定币诈骗案"鑫慷嘉":130亿元骗局背后的警示近期,一起涉及200万受害者、130亿元资金的巨额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。这起被称为"鑫慷嘉"的案件,不仅规模惊人,更因其运作手法的创新性而引发警惕。2021年3月,一家名为"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"的企业悄然成立。表面上注册资本3000万元,实则是一家典型的空壳公司——实缴资本为零,社保人数为零。然而,这家公司很快就披上了华丽的外衣。2023年5月,"鑫慷嘉"开始以"中国石油"平台的名义运作。到了9月,它更名为"DGCX鑫慷嘉数据",声称是某知名商品交易所的中国官方分部。通过宣称可日赚2%的高额回报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。平台设计了一套看似专业的操作流程:会员通过App进行模拟操作,预测行情涨跌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"交易"实际上完全受后台操控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平台全面采用USDT作为资金进出通道,这一选择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向的隐蔽性。"鑫慷嘉"还采用了军事化的传销架构。全国被划分为四大"战区",推广人员按军衔晋升,拉人头数量直接与晋升和奖励挂钩。这种结构迅速扩张,仅云南一个团队就发展到15万人,江西也有10万人之多。尽管早在2024年10月,部分地区就发出了风险预警,但多数用户仍陷入暴利幻想无法自拔。直到2025年5月,平台开始限制提现,6月26日彻底关闭提现通道,数百万投资者的资金被冻结。目前,全国多地警方已介入调查,37名团队头目已落网,冻结涉案资金超1.2亿元。然而,"鑫慷嘉"的主要负责人黄鑫已经潜逃海外。据悉,他早在2024年10月就通过投资移民获得了某国护照,为逃亡做好了准备。值得警惕的是,这起案件代表了金融诈骗手法的新趋势:全面引入稳定币作为资金通道,大大提高了诈骗的隐蔽性和资金转移效率。在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推进的同时,相关骗局也在不断翻新剧本。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面对高收益承诺时需保持警惕。无论诈骗手法如何翻新,贪婪和盲目信任始终是最容易被收割的弱点。在投资决策时,理性分析和风险意识比任何高回报承诺都更为重要。
鑫慷嘉骗局揭秘:稳定币诈骗新模式 130亿元资金蒸发
稳定币诈骗案"鑫慷嘉":130亿元骗局背后的警示
近期,一起涉及200万受害者、130亿元资金的巨额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。这起被称为"鑫慷嘉"的案件,不仅规模惊人,更因其运作手法的创新性而引发警惕。
2021年3月,一家名为"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"的企业悄然成立。表面上注册资本3000万元,实则是一家典型的空壳公司——实缴资本为零,社保人数为零。然而,这家公司很快就披上了华丽的外衣。
2023年5月,"鑫慷嘉"开始以"中国石油"平台的名义运作。到了9月,它更名为"DGCX鑫慷嘉数据",声称是某知名商品交易所的中国官方分部。通过宣称可日赚2%的高额回报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。
平台设计了一套看似专业的操作流程:会员通过App进行模拟操作,预测行情涨跌。然而,这些所谓的"交易"实际上完全受后台操控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平台全面采用USDT作为资金进出通道,这一选择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向的隐蔽性。
"鑫慷嘉"还采用了军事化的传销架构。全国被划分为四大"战区",推广人员按军衔晋升,拉人头数量直接与晋升和奖励挂钩。这种结构迅速扩张,仅云南一个团队就发展到15万人,江西也有10万人之多。
尽管早在2024年10月,部分地区就发出了风险预警,但多数用户仍陷入暴利幻想无法自拔。直到2025年5月,平台开始限制提现,6月26日彻底关闭提现通道,数百万投资者的资金被冻结。
目前,全国多地警方已介入调查,37名团队头目已落网,冻结涉案资金超1.2亿元。然而,"鑫慷嘉"的主要负责人黄鑫已经潜逃海外。据悉,他早在2024年10月就通过投资移民获得了某国护照,为逃亡做好了准备。
值得警惕的是,这起案件代表了金融诈骗手法的新趋势:全面引入稳定币作为资金通道,大大提高了诈骗的隐蔽性和资金转移效率。在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推进的同时,相关骗局也在不断翻新剧本。
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面对高收益承诺时需保持警惕。无论诈骗手法如何翻新,贪婪和盲目信任始终是最容易被收割的弱点。在投资决策时,理性分析和风险意识比任何高回报承诺都更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