📢 Gate广场 #NERO发帖挑战#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!
Gate NERO生态周来袭!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,瓜分30,000NERO!
💰️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* 2,000枚NERO每人
如何参与:
1️⃣ 调研NERO项目
对NERO的基本面、社区治理、发展目标、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,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。
2️⃣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
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,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、收益图或实用教程。可以是收益展示、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、小窍门,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,内容详实优先。
3️⃣ 鼓励带新互动
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,或者有好友评论“已参与/已交易”,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!
NERO热门活动(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):
NERO Chain (NERO) 生态周: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,为回馈平台用户,HODLer Airdrop、Launchpool、CandyDrop、余币宝已上线 NERO,邀您体验。参与攻略见公告:https://www.gate.com/announcements/article/46284
高质量帖子Tips:
教程越详细、图片越直观、互动量越高,获奖几率越大!
市场见解独到、真实参与经历、有带新互动者,评选将优先考虑。
帖子需原创,字数不少于250字,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
蚂蚁链精英转战Web3 开发新一代公链Artela
挥别蚂蚁,他们奔向Web3
科技界有两项备受期待的技术革命:人工智能和Web3。AI有望重塑生产力,而Web3则被寄予重塑生产关系的厚望。
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,也是Web3的深熊之年。Web3融资总额下降78%,仅为36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AI上半年融资达250亿美元。加密领域最大创投Paradigm也开始将关注点扩大到AI。
曾经认为"Web3是新宠"的人们,如今觉得"Web3不再性感",转而投向AI。
但不得不承认,这次Web3的深熊比以往热闹。熊市中,仍有人讨论合规、零知识证明、比特币ETF。也有人选择此时入场。
"我在蚂蚁时就常拿AI和Web3做类比,它们发展轨迹很像。"李杰力(Jerry Li)认为,"这种新的大型技术革命,需要经历一轮又一轮周期,才能带来跳跃式发展。"
Jerry曾是蚂蚁链总架构师、苹果中国研发总监,如今又多了Web3新人的标签。
严格来说,Jerry并非Web3新人。从清华毕业后,他在硅谷工作逾10年,2015年回上海搭建苹果亚太研发中心。2017年,Jerry加入尚未升级为"蚂蚁链"的"蚂蚁区块链",职级P10。
"行业还太早期,与AI相比,还不到它上一轮的发展。整个加密市值还不到苹果一家公司的一半。"Jerry觉得,Web3的蛋糕还太小了。
当然,相比年过半百的AI,Web3似乎还处于青春期。
Web3概念首次提出于2014年,其前身"加密货币"和"区块链"概念也不过是2008年通过比特币白皮书释出,至今仅15年。
叛逆不稳,Web3正经历阵痛期,让"家长们"直摇头。去年11月FTX暴雷后,各地监管开始给这个"皮小孩"套上紧箍咒。
在这关口,2022年底,Jerry离开蚂蚁链,正式All in Web3,创业公链项目Artela。他表示短期内不会考虑其他事情。谈及原因,Jerry用了蚂蚁的名言:"因为相信,所以看见。"
Artela选择的公链赛道属于Web3基础设施,被称为Web3的"高速公路"。有路才能运输万物。
公链赛道中,有以太坊等发展已久的Web3创世项目,凭生态"网络效应"搭建护城河,也有多个含金钥匙出身的全明星阵容项目。
如今选择这条较拥挤的赛道,Jerry对"先发优势"有何看法?
"公链市场虽竞争多,但还很不完美,都差很多。"最近,Jerry在全球跑会,适应新身份。"和众多项目交流后,我们信心增强了。"
Artela与其他链最大不同,不在于现在有些"内卷"的性能可扩展性,而是功能可扩展性,并兼容以太坊虚拟机,开发者可一键转移应用。
这是为未来大规模应用做准备。
Mass Adoption是Web3人常挂嘴边的词。在其他语境中,也可称为"行业iPhone时刻"和"最后一公里",但核心问题很明确:如何让普通人都能用上Web3?
蚂蚁"黑帮"在互联网时代就是Mass Adoption的塑造者。他们的语境中,Mass Adoption更接近在Web3中再搭建一个"支付宝"。
当然经验丰富。Artela的CTO邱鸿霖(花名:CP)曾做过蚂蚁旗下数字藏品平台鲸探的底层架构支持。他表示,鲸探早已凭借过年集五福活动,实现日活上亿。"当时就做到链上稳定跑亿级交易,以太坊才数百万,某种程度说,蚂蚁链已真正达到Mass Adoption。"
CP曾是蚂蚁链团队OG,2015年就加入最初形态的蚂蚁链,当时还是个兴趣孵化小组。
"他们说,蚂蚁里想聊区块链,问到第二个人,肯定就有我的名字了。"CP头发微卷,略带广东腔,似笑非笑地像在拉家常,但内容十分专业详实。蚂蚁链专利数全球第一,CP一人就拥有数百件区块链专利。
对于功能可扩展性,CP举例:"游戏除了前台玩家输入,还有后台,如地图刷新、时间天气,或大boss死掉,隔壁小怪也会被消灭,区块链是没有后台任务的,因为所有执行都得通过用户交互。"
未来在Artela上运行全链游戏,或许可以变成"没了你,地球依然转",即玩家设计规则,系统自动运行。
对现在连棋类游戏都有点困难的区块链来说,要实现交互不卡顿,对计算层有更高要求。"我们想做到EVM的一百倍。"得益于蚂蚁链积累的经验,CP补充,"其实现在测试数据表明,我们在计算层面已经能接近两个数量级了。"
但他们不想替代以太坊,以太坊链上项目可一键转移到Artela。CP"抽象"总结Artela特性:"简单说,把EVM比作区块链CPU的话,我们就是在区块链上加了个GPU。"更简单说,以后可以在区块链上打大型游戏了。
"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借呗、花呗,都是从0到1的创新,我们这群人都经历过从模糊概念变成具体商用产品的过程,知道背后的复杂程度。"CP觉得,同样的路,在公链时代再走一遍,挑战很多,但好在有经验参考。
Artela大部分团队成员来自蚂蚁。"很默契的十几人团队,和二十几人工作进展差不多。"成立数月,Artela获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,由Shima Capital领投,A&T Capital、Big Brain Holdings、SevenX Ventures、Dispersion Capital、Amino Capital等参投。
Artela测试网已于9月上线,对目前生态合作伙伴采用定向邀请制。DeFi和全链游戏可能构成未来发力点。CP说,Artela不打算搞公链那些发空投、常规组合拳,而更想与生态应用探索创新。他们接下来几个月潜心开发,12月左右正式公测。
蚂蚁链在Web3部分领域早已做到天花板,可稳定跑亿级日活。但他们的活跃又与Web3隐约隔离开来。
正如Web3去中心化底色带来的应是"开源",而非"专利"。比起国外技术主流方向公链,与更适合国内语境的无币区块链(联盟链)也有些"气场不合"。而蚂蚁链,想在国内走通一条不同的Web3,开放联盟链,产业Web3。
早在2017年,蚂蚁就相信了区块链未来。彼时行业未成型,但蚂蚁已将区块链视为核心战略。"当时蚂蚁说要重点投入,但其实也没什么人懂,我们是个很小的团队。我看了很多国外文献报道后,觉得这东西很有潜力,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,能有金融应用,我觉得特别有价值。"
担任首席架构师的Jerry则研究起比特币和以太坊白皮书,随着深入,他愈发相信,区块链是"用科技服务金融"的下一阶段。
同年,蚂蚁链"一哥"蒋国飞加入蚂蚁金服,担任副总裁兼金融科技事业线总裁,主管蚂蚁区块链。蚂蚁链在集团内战略层级不断上提。蚂蚁链风头正劲,跨境汇款、供应链金融、电子票据、司法存证......一时间,基于产业端的应用全面落地开花。
2018年,支付宝香港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功能,超18万名菲佣将工资打回家时,不用再等待数日,也无需交付高昂跨境手续费。蚂蚁很早就达成了普惠金融的成功案例。
CP也一度成了公司网红工程师。马云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提到CP,和他广为流传的相亲小逸闻。
"我们蚂蚁金服有个工程师,相亲简历上写自己是'工程师',写代码的码农,结果没人点开他简历,女孩子对他没兴趣,后来他把简历改成'区块链工程师',收到两百多份求爱信。"
2020年,蚂蚁区块链宣布品牌升级为蚂蚁链,公司高层表示,该决定"不亚于决定成立支付宝"。
但3年过去,深耕产业Web3的蚂蚁链,并未迎来真正"支付宝"级别的应用。
以跨境汇款为例,蚂蚁相关负责人告诉《华尔街见闻》,跨境汇款技术上没任何壁垒,但各国政策和监管对这技术支持度不同,因此此类项目更接近定制化。"我们当时和渣打银行合作,他们本就是我们长期合作伙伴。"
即使春节期间日活上亿的鲸探,也面临藏品滞销、难以破圈的问题。此前鲸探推出的数字藏品多为人文类艺术品,很难让年轻人觉得新潮。"不过我爸爸很喜欢,这是我做过的产品里,他唯一一直在用的。"CP的工作内容很受家人关注,鲸探或许是其中最好懂的产品。
"虽然蚂蚁在金融科技已非常领先,但国内监管框架主要还是联盟链。这其实拿掉了区块链里的精髓,即以数字资产作为其价值代表。我觉得未来还是要走公链道路,但公链目前在国内没有土壤。"Jerry更看好公链未来。
剥离数字资产概念的联盟链,确权激励无从说起。"联盟链只承担了数据层面的东西,要真正对生产关系进行重构,我觉得现在还远远没到那个阶段。"
"真正跑通一个商业化场景,有链还不够,现在还有很多环节的技术支撑都不到位,端到端跑通还是比较难的。现在的应用场景,其实只需要用一个数据库加上权限设置就行,如果硬要上一个区块链系统,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。"
CP有过多个联盟链应用端场景搭建经验。他举例,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溯源,本有望根治"毒奶粉"等食品违规现象。
但现实是,没人为更好的系统买单。"食品溯源,在食品生产、海外运输、入关到平台上售卖,是一个产业链的事情。大家都需要接入区块链来工作,但最终给到消费者手上时,一分钱没涨。"
"产业链上很多公司都是被动拉进来的,没有共识。"共识是Web3核心推动力,也是事半功倍的秘诀,但现在市场还远不到那个程度。
在获得"共识"之前,联盟链似乎可预见地将长期处于尴尬地位。圈外人不认识,圈内人不喜欢。
在蚂蚁时,Jerry加入了公链相关兴趣小组,CP也在其中。如今,这兴趣小组再次成为项目最初孵化土壤。
CP今年3月离职加入Artela,这是他首次创业。"其实每年都有Web3项目找我,我都会认真考虑蛮久,因为之前没创业过。不过这次Artela的机会,我没考虑很久。"CP的依据是,他相信创业中团队比什么都重要。"特别是在Web3。"在圈内,他听过许多反面教材。
这次与《华尔街见闻》见面时,再提起曾经"网红工程师"的身份,CP笑称:"已经过气啦。"CP无名指已戴上一枚莫比乌斯环,与曾经相亲小故事告别,他的事业和生活都走向下一阶段。
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委,深耕AI近20年的陈继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