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近期重新调整了其对全球的贸易关税政策,为已动荡不安的国际市场再添变数,尽管在年初短暂暂停了对等关税政策,但自 7 月底起,美方不仅重启,甚至扩大针对多国商品的征税行动。这些关税预计将自 8 月 7 日起正式生效,成为未来贸易往来的新常态。
根据最新公告,巴西(50%)与瑞士(39%)的商品关税居高不下,而英国与澳洲则仅需承担 10% 的关税负担。对未符合美墨加协议的加、墨两国产品,也分别祭出 35% 与 25% 的额外税率。新版关税对部分国家似乎较为宽容,但像纽西兰这样与澳洲出口高度重叠的国家,尽管税率不高,仍因竞争力受压而受创。
根据全球经济模型模拟,美国的 GDP 将因此下滑 0.36%,相当于每年损失约 1,082 亿美元,平均每户家庭损失 861 美元,尽管美方试图借由迫使他国厂商降价来缓解成本,但最终仍是消费者与企业需承担大部分压力。此外,美国进口总额与出口也将缩水数千亿美元,反映供应链成本上升及资源错置所带来的双重冲击。
对其他国家而言,新关税带来的 GDP 萎缩同样不容小觑。瑞士预计下滑 0.47%,泰国 0.44%,台湾也将面临 0.38% 的经济损失 ; 澳洲与英国因税率相对较低,反而在短期内有望取得微幅增益,但长远来看能否维持优势仍有待观察。
尽管新版关税水准普遍低于 4 月初宣布的原案,但对于国际贸易格局而言,已构成深远影响。自 4 月暂停对等关税以来,市场一度出现乐观反弹,但如今这波政策回马枪,可能让供应链再度陷入混乱。当前至少 10% 至 15% 的美国基准关税已逐渐被视为新常态,对于全球制造商与出口国来说,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,随著美国企业的库存逐渐消化完毕,未来供应压力与价格波动可能再度升高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Web3 内容,点击注册:https://www.gate.com/
这场关税调整不只是单一政策变动,而是一次对全球贸易秩序的压力测试,各国必须审慎评估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角色与依赖程度,并提前部署应对策略。对于希望在不稳定局势中寻找机会的市场参与者而言,洞察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,将是赢得竞争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