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不要再迷信 MACD、RSI、BOLL 等“指标”?


因为它们本质上只是对 OHLCV 的函数变换。

根据信息熵的 DPI 定律:
任何基于 X(比如 OHLCV)计算出的指标 Z(如 MACD)都不可能包含比 X 更多关于目标变量 Y (未来收益)的信息。
即:I(X;Y) ≥ I(Z;Y)

这意味着:
- 信息不会被创造,MACD 或 BOLL 所包含的关于未来市场走势的信息量,绝对不会超过原始 OHLCV 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。
- 信息通常因为压缩而丢失,大多数指标的计算是有损压缩,eg:无法从20日MA反推出过去20天的具体价格

所以从信息论角度讲,OHLCV 包含了预测未来所需的最大信息量(单说量价不考虑其他维度)。直接使用OHLCV是理论最优解。

问题的本质是:如何提升信噪比。
金融数据一直是信噪比极高的数据。我们应该思索如何提高OHLCV数据的信噪比,而不是如何改造指标。

举个例子,K线的价格序列是非平稳的(其统计特性如均值和方差随时间变化),这违反了统计学/ML的基本假设。
那我们就可以放弃基于时间的K线,转而使用Volume Bars,通过自己捏新Bar,来让数据更加符合统计学假设。
MA6.89%
post-image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暂无评论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